生活点滴 – 小慧

您知道吗?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有多少乐趣?  多少领悟?  多少反省?  多少感激? 就把它们记录下来与您分享吧!

和女儿一起长大
放暑假了, qiqi 从 L. A. 回新加坡度假。虽然只有六个月不见, 我却有一箩筐的话想跟她说 。心里想着这可是第一年她离开父母, 我也是第一年进入空巢期。 但她可忙了,跟妈妈聊天的事儿永远也排不过和朋友见面。不管是 吃最怀念的woodland 鸡饭或去Far East 美容脚指头,只有在没有约到同伴的时候才由坐在冷板凳上的妈妈(高高兴兴地)遞补上阵。看着忙进忙出的女儿,才发觉自己的重要性缩水了。

有一天好不容易母女俩开着车,聊了起来, 高兴哪! 看着女儿神采飞扬,口沫横飞的说着她和朋友的趣事,突然 她问: “妈妈,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很酷? ”“嗯”我说“我觉得一个有自信的专业人士, 在言谈举止(或表演)间能让人真正看到(或想象到)背后的努力的那种人很酷”。 “你呢?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很酷?” qiqi 睁大了眼睛“ 我也觉得有自信的人很酷!”“那种不管别人怎么想,不怕别人说什么,还是勇敢地做他们想做的事的人。"

一起吃完饭, 走到乌节路上,已经六点多了,女儿说“你还想去什么地方吗?”我看看天色说“天快黑了,我要回家了!” qiqi 听了笑了起来,“妈妈,天黑了才是要出门去玩的时候呀!妈妈, 如果你是我这个generation 的小孩,一定不是我的 friend . ”

我完全能了解女儿的想法,一个幸福快乐、无忧无虑的十九岁孩子觉得父母会永远在那儿,因为父母代表着“家”。但从她离家上了大学以后,同年龄的 朋友和生活中互相依靠的人慢慢的变成了过渡家人。她眼中的长大和自由就是那种有自信的冲锋陷阵。 

qiqi 的纯真提醒着我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千万别在送他们们去上大学以后就停止。父母和孩子可以想法或作法不同,因为世界的确变化太快。但那不是代沟,那只是一个双方面都要努力去互相理解和包容的平衡点。 我们一定要和儿女一起长大。 

可爱的yaya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已经大学毕业了的大女儿yaya ,在经常的skype 通话中, 一直以来单向的关心、问候慢慢的变成了双向。 每次在电话中,我们问着女儿的生活、学业, 她也抢着想听我说说我的学生、爸爸的工作。

算算女儿已经离开家有六年了。独自在美国经历了四年大学,工作一年不到就离职,现在再回学校念书。 虽然忙碌,但是她知道并关心着 家里的每一个动向,也总是想着为家里每个人做点事。她对家和家人强烈的向心力让我们也早早得以享受有女儿关心和照顾的幸福。

yaya 总是能观察入微的看到爸爸妈妈的需要: 爸爸的牙齿看上去不够白,可能会影响在台上演讲的形象, 所以帮爸爸找到了一种 美白牙齿的配方; 爸爸中年人的身材显然需要加强锻炼了,所以帮爸爸找到了一种吃了之后能比较容易强化肌肉的蛋白质泡剂。 为了让妈妈的老花眼在做耳环时能看得清清楚楚, 特地上网找了一个附有灯光的放大镜; 知道妈妈喜欢看有帅哥的动作喜剧, 帮妈妈录了一整季的美国连续剧 “White collar” 让妈妈在新加坡慢慢儿欣赏。

女儿把对父母的想念化成了关心和行动,即使有时候她的想法不尽然实在, 但是我们能不欢喜, 不窝心吗?

这个暑假,为了爸爸要到美国设立一个办公室, yaya 自动自发成了先锋部队, 从找办公室、找旅馆、找公寓,甚至答应要当爸爸办公室里那些第一次去到美国的职员的411 ( 美国生活咨询处)。 那股热情让他爸爸 感动得直说“yaya 真是可爱呀!”。

给老妈、老爸的一封家书
亲爱的老妈、老爸,

今天,跟老妈在电话上难谈得的用了客家话聊天,才知道自己的客家话已经退步到了“鸡同鸭讲”“力不从心”的田地了。这个带着浓浓乡音的客家话一直是我们两代在需要的时候的密码。可惜呀,就只到我为止了。

听您在电话那头滴滴咕咕的说着您们老化了的身体、五十几年老同学的同学会又少了几个来参加的….我哪,小心地听着,小心地回答着。 我觉得您们真的好棒,越老越勇敢。常常要无奈的面对一日日年久失修的身体,和 时不时就听到自己那个同辈朋友又被上帝请去喝咖啡了的消息。 而我们这些儿女们,也不放过您, 隔三差五的出点儿状况让你们操心。

我希望您们要把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 每天和老爸两个人最重要的课题就是想着今天要去哪儿走走,中午吃什么?甚至想想周末找哪个雅打阿姨聊天吃饭吧!台北的天空是如此的美丽,老妈和老爸辛苦了一辈子,应该是要轻轻松松,无牵无挂过日子的时候了。

对了,记得要去问医生助听器的事哦!去配一个最新最好的助听器,这样您那只七十八岁的耳朵才能再陪您看二十年的连续剧。

老妈,没事儿就和老爸好好商量,认真的想象您们最希望过的日子是什么样儿,是什么样的心情。每天就以那样的心情打开您的房门,okay? 祝您和老爸 日日健康♥天天开心♥心想事成

女儿 上

不朽的美麗與智慧  

文珊是我在新加坡認識的第一個朋友,我們一起度過了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段歲月:交換孩子們青春期的教養經驗,適應孩子們出國念書的空巢期和體會面臨退休生活的種種心境。到今天我們的友情早已讓我們相互走入了彼此的生活之中。聽到她要把她收藏了多年且連我們這些好朋友都沒看過的寶貝印製成書公諸於世,我真是為她高興。

認識文珊的人都知道她是個性情中人。她急公好義又古道熱腸;她對人熱情友好,無論是家人或是朋友,幫助身邊的人是她永遠做不完的功課。她對學習新事物總是熱情洋溢,勇往直前。一旦引起了她的興趣,她總是會全心投入。堅定的決心和高昂的鬥志讓她對任的困難都無所畏懼。

文珊跟著夫婿生活在東西文化之間多年,常聽到她提及在北京的這段日子!在北京的七年讓她難以忘情,因為她很幸運地得以近距離的接觸到中國歷史文化和藝術的精髓,然後就被深深地吸引了。不但跟隨老師學習古董陶瓷的研習與鑒定,又能和一群同好的姐妹們經常一起勤奮地“拾荒”,努力地做功課。

根據我多年教學的經驗,像她這樣對學習有高度熱忱,上課專心,回家還會反復練習的一定是成績優異的好學生。她對收集古董的瘋狂投入與興奮心情,活生生地就像今日影視界的忠實粉絲族。文珊對生活的熱情讓我不禁自問,我的人生裡有沒有這麼一段專情、隨性的年少輕狂?

在這本書裡,文珊與大家分享的不只是那些代表著中國歷史和文化,匠心獨具且還經過專家鑒定的美麗寶物,我看到的更多是她對收集這些鍋碗瓢盆的激情和樂趣。我感受到的更多是文珊為她這一段精彩又有趣的人生經歷,再一次點燃聖火,發光發熱後圓滿地畫下了一個句點。

我希望有更多的有緣人能來分享這本書所帶來的美感與智慧。或者你和我對此書有完全不同的觀點,因為你是一個真正的古董專家,又或者你和我有同感因為我們都是熱情生活粉絲團的團員。無論你因何而來,都歡迎來和紅紅火火的文珊一起傾聽她心跳的聲音吧!

永遠支持你的好友彭慧媛

2014年 8月28日新加坡

Shar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