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京生活(1991-1998)- 初入北京

最近和一群中學好友聯繫上,聊起我和家人在北京的生活,不禁想起我曾經在《文珊的陶瓷收藏与趣事》作品中記錄下的一篇文字,借此分享。

1991年10月,先生帶著我,七歲的女兒琳琳和剛滿一歲半的雙胞胎(北京人稱“雙瓣兒”)來到陌生的北京。小哥倆正在牙牙學語的階段,走起路來東倒西歪的;而女兒琳琳則剛開始上北京國際學校的二年級。

北京給我的第一印象是風沙大和“三多”。 當我們搬到北京時已經入秋,風沙特別大。我經常看到路上騎腳踏車的婦女,臉上包著一層薄薄的紗巾來擋風沙。至於“三多”,那就是人多,腳踏車多,和車多。當時我所見到的是馬路上擁擠的行人不怕腳踏車,過多的腳踏車不怕汽車,日漸增多汽車更不怕行人。這種亂中有序的交通現象不是我們這些外來的人一下子就能適應的。那時我才明白為什麼北京的外商公司不允許外籍员工在北京開車

北京給我的第二個印象就是使用外匯券和糧票。我們因為是“外賓”必須使用的錢是“外匯券”而非一般國內人使用的“人民幣”,它們兩者之間的價值比例大約是一塊錢外匯券相當於一塊五的人民幣。可是很多外地來的農民沒有看過外匯券。

有一次, 我向一位外地來的農名民買雞蛋,當我拿出一張10元的外匯券給她時,她瞟了一眼立即問我:

“這是啥? 我不要!”

她竟然不知道那是比人民幣的價值還大一半的外匯券哪!

說到糧票,我還得謝謝家裡的王阿姨。 她知道我常去高家園和三裡屯的副食店買麵食,就經常給我幾張她“剩下”的糧票,我拿著糧票到副食店就可換東西。1993年,外匯券和糧票就被取消不能再使用了。

北京給我的第三個印象是書法和縫紉。當我們一家人安頓下來後,閒不住的我就開始找東西學。起初,我和兩位鄰居一起學習書法,我們一個禮拜上兩堂課,其餘時間自己在家裡練習。我經常一個人坐在靠窗的書桌前,在舊報紙上練習書法。不久之後, 我又買了一台腳踏的縫紉機向王阿姨學做衣服。經過王阿姨的指點,我幫女兒以及小哥倆各做了一套姐弟裝。 第二年,我們全家回臺灣探視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看著他們姐弟三人穿著同一樣式、藍底碎花、上下兩截的套裝出門,我真是開心極了!

搬到北京麗都公寓的第二天,我就打電話約先生們同在AT&T工作的Ann出來見面,Ann緊接著又把她對門的鄰居Catherine介紹給我。我們三人因為背景相同,很快地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三劍客”經常相約去逛香山、頤和園、圓明園、北海、大觀園等地方。有時候,我和小阿姨也會帶著小哥倆到北海公園去,踩著鵝船,遊湖,或是到日壇公園的兒童遊樂場遊玩。

我到北京的頭兩年,春花、秋月、夏風、冬雪,加上有好朋友的相陪,日子過得可是輕鬆、快樂又逍遙!

同時,在這段期間我也遇到了許多其他MIT同學(Made in Taiwan,出生在臺灣而同樣地也是跟隨著先生而來的女眷)。我們有的是跟著先生服務的美國公司譬如AT&T,IBM,GE, Microsoft,Motorola,Lucent等來北京的;還有一部分是跟著先生服務的臺灣公司如康師傅、統一等過來的。我們之中多數有大專以上的學歷,有的甚至擁有碩士或是博士的學位;有的曾經是美國公司的高級主管;也有的是來北京多年自己經營珠寶,房地產,美容等行業,真是臥虎藏龍。

這些女中豪傑不論當下是家庭主婦或是擁有自己的事業,我們之間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求知欲都非常高。大家參加各種研習課程包括《古董研習》,《玉器鑒定》,《木器辨識》,《中醫入門》,《易經研讀》,《國畫欣賞》,《書法習作》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大夥兒經常開玩笑說我們是在攻讀“博士後”。為了驗證所學的知識,我們經常會到處尋寶採購,希望能買到些好的玉器,古董,或是木器等有價值的收藏品。那段日子先生們忙著“賺錢”,太太們則忙著“花錢”。當然,我們這些家庭主婦也知道分寸,除非真的是物有所值,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敢碰太贵重的物品。

在這麼多研習課程中,我一開始學習書法,接著學習腳底按摩和一點點中醫,但是最能讓我沉迷與堅持的就只有李知宴老師教導的《中國古董陶瓷研習與鑒定》。

Shar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